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物聯網廣告,終於不再是型錄

物聯網的概念,早在電影中可見一般,並於1995年比爾蓋茲的未來想像之書《未來之路》首次討論;1998年,IoT(Internet of Things)一詞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主任Kevin Ashton 研究RFID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時正式提出。



經過二十年,科技逐漸成熟,物聯網開始成為真實,不只電影,許多影集也都大量放入IoT應用,如:木村拓哉主演的《Mr. Brain》。




但,台灣廣告對於IoT的演繹卻始終停留在「塑造未來」,大量的未來想像,彷彿那仍是尚未成真的技術;舉例來說,電信業龍頭於2013年推出的廣告,即用大量的虛擬光影與線條演繹IoT。這樣的廣告手法,雖能傳達科技感,卻也營造距離感,與其說是勾勒願景,不如說是IoT的電子動態型錄,介紹了各種可能的應用型式。



好的廣告行銷,要能進入人心,更要進入生活。韓國電信業者SK Telecom今年為IoT技術推出一支幽默詼諧的廣告,由一對熱愛互整的歡喜冤家主演。以往整人的方式可能是老婆給老公帶了一整盒沒有配菜的白飯當午餐,但現在的IoT世代,整人手法更上一層樓。在每個橋段中,不僅展現了IoT於生活中的應用,更融入了真實人性,最重要的是挑起消費者的嘗試慾望。





看完後,你失守的嘴角,是否透露了你也想用IoT來整人的慾望呢?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往後進行任何新科技、新商品的行銷時,也別忘了問問自己,做的究竟是電子型錄,還是能挑起慾望的廣告?



圖片來源:
http://goo.gl/7eVgpq
https://goo.gl/cHzKpT

資料來源:
https://goo.gl/fLlUB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