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發條桔子

《發條桔子》熱愛電影的電影狂必看影片之一
這部電影改編自Anthony Burgess於1962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其中,題材的爭議性和史無前例的叛逆風格,引發當時一陣廣泛迴響。

這是個集結性和暴力美學的作品,性和暴力一直是困擾當代西方社會的嚴重問題,但在此片中卻極端的被強化。透過影片描述人類溝通交流的方式似乎只有三種:性、暴力、貝多芬。性代表了親密,暴力表達了憎恨,而貝多芬則成為表面上的調和、實際上的諷刺。本片主旨在引發人性深層的思考,究竟國家社會的一貫機制下,人類存在於當中是否就像片中的Alex一樣,像是接受實驗的白老鼠,在看似有選擇權的同時,卻背負著非得自己承擔後果的命運。

片中嚴厲控訴國家社會利用科技來改變人性,甚至植入「當好人卻比當壞人命運更悲慘」的印象,讓觀眾竟在潛意識中,同情憐憫起原本做惡多端的加害者Alex,反到對於之前的受害者感到無關輕重。最後,事實證明這個顛覆傳統機制的新作法是失敗的,片末Alex以短短的一句:「我復原了」,道盡了一切。
從影片中也可以發現《發條桔子》的原著作者Burgess對語言學有特殊偏好,他在小說裡刻意使用一種被他稱為Nadsat的語言,讓做為電影敘事者的主角Alex操著奇特的口音,成為這部電影的另一特色,為青年文化下了個適切的註解,據說這種聲音的根本元素無法考察,但它混合了許多地方性的口語,有倫敦人的俚語、亦真亦假的俄語,多元且特殊難辨。
《發條桔子》在虛和實當中打轉著,使鏡頭原本可能萌生的誇張感,絲毫不顯得圖兀,甚至導演還不停的運用大膽特寫來放大觀眾的視覺震撼效果,同時也以慢動作優雅的呈現殘暴的畫面,此時的音樂搭配激情的古典樂,其效果比抒情樂帶來更大的諷刺與對比。影片裡使用多元的拍攝手法來豐富畫面,卻不會造成感覺上的混淆,反而讓觀眾經歷了一場議題嚴肅,感覺卻無負擔的不可思議,沒看過的人一定要看看!!

沒有留言: